泥岩佔世界沈積岩體的三分之二,且遍佈台灣南部的丘陵地區,但是過去對它沈積學 方面的研究並不多。作者取105 個古亭坑層泥岩樣品進行篩選,結果小於10μm 的顆 粒佔58.57 %;在大於10μm 顆粒中,以20μm-30μm 粒級含量最高,平均佔泥岩之 15.31%; 其他粒級平均含量分別如下:30μm-45μm 佔7.84%,45μm-63μm 佔 6.19%,10μm -20μm 佔5.88%,63μm-90μm 佔4.91%,大於90μm 者佔1.30% 。平均顆粒度範圍介於5.60φ-7.50φ-之間,平均值為6.72φ(9.5um ),屬於細粉砂 。泥岩淘選度差;歪度大多為負值,即沈積物之細顆粒較多;峰度值多小於3 ,屬低 峰度分佈曲線。 對於125 個泥岩樣品之X 光定量分析結果,得石英平均含量為30.03 %(σ=6.12 % ),此值和大部份世界其他各地已佑泥岩之石英含量相近。泥岩中,於於10um沈積物 之石英平均含量約為52%,且平均顆粒度愈大的泥岩樣品,所含的石英愈多;而小於 10um沈積物之石英平均含量僅約15%。石英平均顆粒度介於4.94φ-7.02φ 之間,平 均值6.07φ(15μm), 屬於細粉砂,淘選差,歪度為正,表示粗粒石英含量較多;顆 粒分佈曲線屬低峰度分佈。大於10um沈積物之斜長石平均含量約為12%。各粒級沈積 物之(石英/石英+斜長石)值,在不同年代岩層中大致相同,約為0.81,表示母岩 的組成均勻。長石成份微探分析結果,以鈉斜長石居多。 利用石英含量及石英平均顆粒度,推算在古亭坑層沈積時,盆地與古海岸線距離最近 及最遠分別為22公里及190 公里,平均為160 公里。由於北部剖面泥岩之石英平均顆 粒度較南部者粗,推測北部較南部更接近古海岸線。沈積學資料顯示,古亭坑泥岩的 沈積物顆粒度和石英含量,向上變粗和變多,這種現象代表古亭坑層的沈積盆地逐漸 淺化,和已有的古生物研究結果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