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討臺灣臨近海域溶解性碳酸鹽現況,本文利用海研一號1986年9 月到1988年5 月 七個航次的機會搜集菲律賓海、台灣東北角海域及台灣西南海域的碳酸鹽因子,如溫 度、鹽度、溶氧、酸鹼值、總鹼度、總二氧化碳及葉綠素甲等,根據這些資料的分析 顯示,西南海域深層水(1500公尺以下)之酸鹼值及總鹼度等因子,與巴士海峽及菲 賓海內同位溫區域內深層水一致。而菲律賓海中層的表觀氧消耗量(AOU )之極大值 及酸鹼度極小值,並沒有在西南海域發現。調查的西南海域內(最深達2300公尺), 除鹽度於150 ∼200 公尺深處有極大值,而400 ∼500 公尺附近有極小值出現之外, 其餘因子如溶氧、酸鹼值、總鹼度等皆隨著深度呈遞減或遞增分佈。利用直接碳酸鹽 證據求出菲律賓海過量二氧化碳的穿透深度,大致在200 ∼1000公尺間,而接近500 公尺上下;西南海域過量二氧化碳的穿透深度,則約在900 公尺上下。深水區總二氧 化碳由無機碳及有機碳供給的比率,在菲律賓海域約為0.39,而在台灣西南海域約為 0.34。至於東北角海域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溫度高於14℃、酸鹼值低於8.1 、鹼度 輕鹽度標準化後(NTA )高於232ueq/kg 黑湖水,有進入陸棚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