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以數值方法分析機械手之結構特性,包括了機械手受負載時,其幾何形狀 對於系統產生之最大剪應力、手端位移及結構之剛性所造成的影響。此外並將結構分 析所得之結果,應用於機器人之運動軌跡規劃(trajectory planning) 上。 本文首先探討由Denavit 和Hartenberg所建立之機器人連桿座標系統及運動學,藉以 了解負載及機器人手端(end-effector)位置之座標轉換方式,以及如何以解析方法求 得手端之撓性變形量,然後再以大限元素法分析機械手之結構特性。在結構特性分析 方面將問題予以簡化,只考慮系統受靜荷重之作用,亦即將時間因素忽略,動態問題 則留待以後再研究。此外環境因素的變化如溫度的改變所造成之影響,亦不列入考慮 。 在分析前首先獲得機器人之幾何形狀、運動型態及負載狀態等相關資料並依此建立系 統模型,而後將資料及建立之系統模型利用有限元素分析之技巧予以處理,再將處理 後之資料輸入可解結構分析之有限元素套裝軟體中,從而可得出機械手在運動軌跡中 任意位置時,其任意部位之位移及應力分佈。最後撰寫程式處理輸出之結果,即可得 到最大剪應力、手端位移及剛性與結構之幾何形狀的關係。 機械手在運動軌跡中不同位置時,結構將擺出不同之姿勢(configuration) ,而由於 姿勢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位移及應力分佈。本文最後將結構分析所得之結果, 作為機械人軌跡規劃之依據,找出使機械手在操作時,手端垂直位移之變化量為最小 之較佳運動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