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81.91)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5 09: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調榮
研究生(外文):CHEN, DIAO-RONG
論文名稱:愛德華氏菌細胞膜脂質組成的分析
指導教授:王成德
指導教授(外文):WANG, CHENG-D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命科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8
中文關鍵詞:愛德華氏菌細胞膜脂質游離脂肪酸蔗糖密度梯度離心腸內細菌科
外文關鍵詞:E.-TARDAFREE-FATTY-ACIDSUCROSE-DENSITY-GRADIENTLYSO-P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在分析E .tarda 內膜和外膜脂質的成份。細菌經Lysozyme-EDTA 處理後變成
spheroplast ,再經超音波振盪器打破後,便可利用蔗糖密度梯度離心(sucrose d-
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將細菌內膜和外膜分離。細菌外膜和內膜含有8
0%極性脂質(polar lipid )和14%中性脂質(neutral lipid )在極性脂質中
幾乎完全是磷脂質,而磷脂質中以PE含量最高,佔全部磷脂質量的75%,其次是PG
(7%),DPG (10%),Lyso-PE (7.5%),還有非常少量的PC。雖然內膜
和外膜磷脂質的成分非常相似,但是Lyso-PE 幾乎完全位在外膜,PG、DPG 在內膜量
較高。磷脂質上的脂肪酸種類包括C14:0,C15:0,C16:0,C16:1,C18:0,
C18:1和一些未確定成分。
中性脂質中以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含量最高,其餘成分有TG,tocophe-
rol-like,和一個未確定成分。
在腸內細菌科的細胞膜上很少發現Lyso-PE 和PC,它們很可能是E.tarda具有毒性的
重要因子,例如PAF(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是一種PC的衍生物,它可調節
免疫反應,並促進血小板凝集。Lyso-PE 是一種界面活性劑,它可使細胞溶解,如能
更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或許能了解在引起毒性,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