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由供需的角度和識覺的觀點,透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訪問資料,探討台北市公共 圖書館(供應)和使用者(需求)之間的空間關係。據以分析的架構是:公共圖書館 的組織規模和分布區位等資訊。透過使用者特性的影響,產生個人的主觀識覺,並依 此導致使用的決策行為,而構成了各個圖書館的服務圈。所得之主要結論如下: 一、影響公共圖書館服務範圍的因素:1.是圖書館所在區位,位於交通方便,易達性 高者,常具有大型服務圈。2.是圖書館的組織規模,規模愈大服務圈也愈大。3.是因 宗教、遊憩活動而順便來的使用者往往跨越較大距離。4.是服務方向主要向入口密集 區伸展。 二、台北市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圈大致可分為:1.超區域型,又可分為都會型、區間型 、特殊型三種。2.區內型3.社區鄰里型等三類。 三、對圖書館的使用,以學生比率最高,來館活動以自修居首;非學生則以看雜誌、 借書居多。大部分的使用者是步行方式前來,交通時間在10分鐘以內。吸引使用者前 來的原因以距離住家近最多,其次是場地設備佳。 四、使用者對圖書館的觀感以滿意的比率最高。大部分受訪者覺得需要增建圖書館, 顯示市民對此需求甚。關於圖書館的設置地點,以安寧清靜最重要,次為交通方便。 館舍形態以獨立型最為理想,若與其他設施合建,以傳統市場最受詬病,行政機構大 樓最為合適。 五、綜合看來,建成、城中、大同、龍山、延平、大安等6 區,目前不需再建新館。 古亭、雙園兩區,宜由充實舊館,強化服務功能著手,內湖、中心、木柵、南港、松 山、景美、士林、北投等8 區,人口成長快速,亟需籌設新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