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是從教育社會學觀點,針對我國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 機會之差異,從事證驗性之研究。其主要內容包括:闡述教育機會均等概念內涵在不 同時空下之演變,探討各國相關研究及六獻,並以實地訪問調查資料進行分析,以了 解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教育機會之差異,以及兩代教育傳承之關係。 本研究所採取之方法,包括:文獻資料蒐集與分析及實地訪問調查;同時除計算次數 分配、百分比、卡方、相關係數外,本研究並採用勝算比例,對數差距及因徑分析進 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有: 一、我國近三十餘年來教育機會已有大幅度擴展,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同家庭背景子 女受教機會之差異,已漸消弭;但在義務教育以上階段,則差異仍存;尤其因學術與 技職分化教育之實施以及對後者之強調,使得學術性(高中、大學院校)教育機會之 增加情形,就顯得相當有限。 二、個人教育程度與受教機會仍與家庭背景有密切關聯。惟家庭背景各因素中以公母 (或長兄)教育及出身社會階級的影響較大。 三、我國雖有代間教育傳承的現象存在,但此種代間教育傳承的比率已隨教育之擴展 而逐漸降低;且出身社會階級較高者,其向上教育流動的機會並不必然居於絕對之優 勢。 四、由於不同階級子女受教機會增加之速度不一,因此,在教育擴展初期,其受教機 會之差異有增大之趨勢;至教育擴展後期,較低社會階級出身者之受教機會,才有明 顯的改善。 五、隨教育之擴展,個人教育對其職業地位之影響力日減。而且個人本身教育及早年 工作經驗對其現職地位的影響,要大於家庭背景的影響。惟就個人初任職業之取得而 言,有性別差異存在;女性初任職業受家庭背景影響的程度,大於其個大本身教育的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