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析孫中山先生聯俄政策之背景、形成及聯俄與中國國民黨改組、黃埔軍校 創建的實際關係。研究架構分緒論、本論與結論。緒論主要說明撰寫本文之宗旨,希 望藉這段史實之研究,作為他日發展中俄關係之參考。本論則分為五章十節,凡十五 萬餘,各章之研究重點說明如次: 第一章:探討孫中山先生早期對俄國的認識與防患。主要在闡明孫先生對俄國十月革 命前之帝俄的認識及防俄的構想,其中防俄構想又分為遷都、發展鐵路與錢幣革命。 孫先生對帝俄的認識,精闢入裡,是以亦形成其日後與蘇俄的接觸與交往之謹慎立場 。 第二章:對孫先生聯俄背景之評析。主要分為國際方面與國內方面,國際方面包括蘇 俄的西守東進、帝國主義的繼續侵華和孫中山先生的尋求外交突破;國內方面則包括 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受挫、社會新思潮的湧起及民間親俄輿情的澎湃,本章希望藉 此分析以瞭解當時國際情勢、國內環境與孫先生聯俄之關係。 第三章:敘述孫先生聯俄政策的形式。蘇俄西進受挫,轉而向東方發展,在中國,蘇 俄扶持中共、交結實力軍伋與孫先生的接觸和交往,其中特別述及在聯俄,前孫先生 曾有一中、德、俄三國聯盟之構想,惟不幸遭陳炯明惡意破壞,所以孫先生在最後不 得不步上聯俄之途徑。 第四、第五章分述聯俄政策與中國國民黨的改組、黃埔軍校的創建之關係。聯俄政策 採行後,鮑羅廷由莫斯科來廣州,利用蘇俄共黨的經驗與方法協助孫先生改組中國國 民黨,國民黨此次改組,其組織、紀律與宣傳顯然受到蘇俄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黃埔 軍校創建方面,蔣中正先生率「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莫斯科考察黨、政、軍等事項 。其中等別是軍事方面,其對後來黃埔軍校的創建產生不小的正、負面影響。 結論:對全文作一總結,評析孫先生聯俄之本意主旨及實際作用,以作為他日我國與 蘇俄發展彼此關之參考與借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