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衛星紅外線數據資料,分析1985和1986年,計21個熱帶氣旋個案共556 張衛 星影像資料,探討雲頂相當黑體溫度和熱帶氣旋強度的關係。合成結果顯示強度較強 的颱風在半徑六度(緯度)之範圍內具有較低的雲頂溫度和較大的徑向溫度梯度。而 且,強烈颱風和中度及輕度颱風灰度差值最大在0.5∼1度之間,中度和輕度颱風平均 灰度差值最大在1.5∼2度之間。此結果顯示,強度較強之颱風其結構特徵集中於中心 附近。另外,相同強度的颱風,在增強階段具有較強對流和較大徑向溫度梯度。至於 冕上深對流面積增大,白天減小的日變化,因颱風系統中組織性對流很強,所以日變 化較之一般熱帶降水為不顯著。個案分析顯示,氣旋最大強度和平均灰度最大值及強 對流面積最大值存在落後關係,落後時時可能因登陸或接近陸而延長。另外,登陸前 因地面摩擦增大,會導致對流面積增大,因落後關係,原來在減弱中的颱風,登陸時 ,強度的減弱趨勢有暫時變組的現象。結果亦顯示:在氣旋增強階段,若灰度梯度下 降,將使氣旋暫時停止發展;在減弱階段,若灰度梯度上升,將使氣旋暫時停止減弱 ;此現象顯示,深對流雲之徑向分佈對熱帶氣旋發展相當重要。所以雲頂相當黑體溫 度可作為估計熱帶氣旋強度及預測強度變化的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