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3 18: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陸霖
研究生(外文):ZHEN, LU-LIN
論文名稱:台灣勞動體制形構的解析-歷史╱結構的取向
指導教授:徐正光徐正光引用關係蕭新煌蕭新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XU, ZHENG-GUANGXIAO, XIN-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7
中文關鍵詞:台灣勞動體制民國73年民國75年民主化出口再生產社會學社會工作
外文關鍵詞:TAIWAN19841986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6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自民國73年以降台灣勞資爭議有提高與集體化的傾向,特別是民國75年以後隨著
國內政治情勢的民主化,勞工運動的蓬勃發展已成不可壓抑之勢,對台灣未來政治、
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極待由歷史/結構的角度,經驗地探討勞工問題的原
因與工運的脈絡。本文希望同時避免過於抽象的理論演繹以及瑣碎局部的經驗分析,
藉著Burawoy Politics of Production與Althusser Social Formation的觀念,分析
台灣勞動體制的政治、經濟、意識型態權成,其歷史溯源、演變以致內部的緊張、矛
盾,最終達到「將勞動擺在政治、經濟的發展脈絡來理解」,以及「由勞動來反省台
灣政治經濟發展」的目標。
本論文共分以下8章論述:
首章:說明本文的寫作背景、動機、目的與討論程序。
2章:提出本文藉以分析的概念架構。
3、4章:分別就政治面與經濟面為台灣勞動體制進行權力溯源並確立其統合的政經
架構。
5、6章:分別就國家介入與資本控制討論勞動過程的權力構成,並結論勞動力運用
的特殊形式與勞力密集出口導向工業化間的連結關係。
7章:由「再生產」的角度,分析「國家-工廠-家庭」間體系穩定的連結關係,最
後總結經濟奇蹟的功與過。
8章:結論部份討論台灣勞動體制形構的緊張、矛盾、危機、轉型,並就政治民主化
、產業升級工會自主化運動、再生產策略、世界體系,略論其間的相互指涉。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