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30 00: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美蘭
研究生(外文):GUO, MEI-LAN
論文名稱:近代中國鄉村建設運動之研究
指導教授:蕭新煌蕭新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XIAO, XIN-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鄉村建設農村地方自治社會學社會工作
外文關鍵詞:GING-DYNASTY1870-19371937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旨在探討並反省近代中國鄉村建設運動這段歷史經驗,而除了討論這個運動的
思想概要與工作內容之外,更著重對清末至對日戰爭期間(1870至1973年)
中國大陸鄉村問題的實際狀況與內在外部影響因素的觀察與分析,從一個鉅視面的分
析架構(世界體系、社會、文化、政治、經濟)來評析鄉建運動的理論與實際。
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導言。第二章從發展社會學和農村社會學觀點,分析影響
近代中國大陸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人口狀況、貧農經濟的本質、世界經濟
的影響、帝國主義的壓搾、中央政府的態度與對策、國內政治與社會秩序等等。並從
人口問題、耕地之不足、土地分配之不均、不合理的租佃制度、賦稅與重利、天災與
戰禍及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農民生計的窘迫、教育與休閒的問題等等內容,來理解
清末至對日戰爭前夕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狀況與問題。第三章分思想淵源、思想概要
、陣容概觀三部份,依次討論鄉村建設運動的內容與演進情形。第四章則從農業和工
業的問題、國內政治局勢、世界體系下的地位、農村土地租佃問題、鄉建運動的基本
理論思想與工作方法等等層面,對鄉村建設運動做一個總檢討。此外,鄉村建設運動
的意義,以及其對日後台灣地區農業復興、地方自治工作與鄉村社區發展運動的影響
,亦是本章所欲探討的課題。第五章提出結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