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研究台灣地區惡性淋巴瘤的臨床病理、免疫及分子生物學特色,本研究共利用台大 醫院病理科1980年一月至1987年四月所收集的240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 及42例何杰金氏病(HD)為材料,其中102例NHL 及9例HD保有新鮮標本 ,可以進行組織學、免疫組織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各項研究,為探討T細胞淋巴瘤的 活化及生物行為,本研究亦包括9例T細胞淋巴瘤細胞株及1例HD細胞株L428。 結果發現,台灣地區低度惡性及顆粒型淋巴瘤比率偏低,分別為9.6%與7.9% 反:之,高度惡性瘤及T細胞瘤比率則偏高,各為45%及50%。T細胞瘤中有1 0例與HTLV-1相關,其病程十分快速,臨床表現特殊,其中6例以Southern blot 法研究皆可發現HTLV-1的前病毒DNA。EBV病毒DNA 在53例淋巴瘤中只有3例為陽 性,其中6例Burkitt 氏淋巴瘤則皆未發現EBV-DNA另外在所分析的病例中皆無B型 肝炎病毒(HBV )及乳頭瘤病毒(HPV)DNA的存在。 T細胞淋巴瘤,尤其是胸腺後型,其組織病理十分多樣性,常含各類炎性細胞如依 Working Formulation 分類,大細胞淋巴瘤預後顥然比小細胞或混合細胞型差(P< 0.001),但皆為無法治癒之進行性疾病。活化型或大細胞淋巴瘤常有T細胞抗 原的消失或異常表現,經以Northern blot 法研究其T細胞抗原基因如CD2,CD3及 T細胞抗原受體(TCR)-α及-β 鏈的表現,除TCR-α 基因的表現穩定外,活化 性T細瘤常喪失CD2,CD3及TCR-β 基因的轉譯及表現,同時合併轉形生長因子( TGF-β)及白血球間素Ⅱ型(IL-2)及其受體(IL-2R)的活化及過度表現。此 外ras 及偶而sis 致癌基因(oncogenes) 在大細胞瘤或末期腫瘤呈過度活化。這些 現象將可用以解釋T細胞腫瘤的病理及臨床表現。 本研究亦以Southern blot 法研究T細胞受體(TCR )基因在T細胞瘤的重組,除3 例混合型瘤外,23例T細胞瘤及9例T細胞株的DNA 經以限制 切割皆可發現TCR -β鏈基因重組。但9例HD中只有兩例出現TCR-β 基因重組,但皆未發現免疫球蛋 白(lg)基因重組。一例HD細胞株L428同時出現TCR 及lg基因重。HD的Reed-ST ernberg 細胞起源仍待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