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待產婦待產時的手部行為之意義及功能。以參與性觀察(partic -ipant observation)方式觀察22位待產婦分娩過程中第一產程之活動期(active phase )的手部行為。每次的觀察皆包括一次子宮收縮期和一次子宮鬆弛期,一面觀 察一面將待產婦的手部行為記錄在一預先設計好的表格內,再加以有系統的分析和收 碼化。 資料經整理分析得1376單元,每一單元手部行為皆包含手部動作,手部動作的目 標物及手部動作的意義等三組成。所有的手部行為可歸納出具有兩種不同但互輔的功 能,一為維護性功能,一為工具性功能,此兩功能和Parsons 的表達性功能和工具性 功能頗有異曲同工之效,與中國固有之陰陽二元論亦有吻合之處。具維護性功能之手 部行為的發生率為具工具性功能之4.5倍,前者多發生在子宮收縮期,後者多發生 在子宮鬆弛期。具維護性功能之手部行為中又以把持自己和放鬆休息為待產婦之兩大 基本需求,兩者隨子宮收縮狀態呈現收縮時把持自己,鬆弛時放鬆休息的循環。所有 手部行為之手部動作以抓握發生率最高,手部動作的目標物則以無生物體為最多。 本研究與VanMuiseinkel 之研究比較發現中國待產婦和美國待產婦待產時皆以抓握為 其最常使用的手部動作。但是,手部行為之意義方面,美國待產婦最常執行尋求舒適 的手部行為,中國待產婦卻以把持自己為其最主要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