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254.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06: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志強
研究生(外文):Hu, Zhi-Qiang
論文名稱:具抗腫瘤效果之治療慢性骨髓粒細胞白血病活性成份﹣靛玉紅之衍生物合成
論文名稱(外文):The synthesis of indirubin derivatives of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gents
指導教授:陳春雄陳春雄引用關係李水盛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un-XiongLi, Shui-S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藥學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藥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
中文關鍵詞:抗白血病活性成份靛玉紅合成草藥青黛白血病藥物學
外文關鍵詞:SYNTHESISHERB-MEDICINEQING-DAIPHARMACOLO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1977年,從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草藥-青黛(Qing Dal,Indigofera
tinctorib L ‧)裡,發現靛玉紅為其活性成份,這是一種屬於天然靛藍類物質。經
臨床的試驗證明,這種藥物在對骨髓性白血病上,有相當程度的療效。其副作用比其
他抗癌物輕,主要是對胃腸有刺激。該物僅部份地被胃腸吸收。而後經肝代謝。其機
轉作用,可能與DNA 接合,而抑制DNA之聚合表現。
本篇以研究以卡卜 為出發物,合成出5個靛玉紅衍生物。其方法共分三步驟:(1)
氮上之甲基化,(2)苯甲 氧化作用,以及(3)經縮合反應而合成出甲基靛
玉紅,雙甲基靛玉紅,單或雙溴化靛玉紅,以及硝化靛玉紅。其中第2步驟為關鍵性
反應,經改良和嘗試,發現以醋酸和THF (1︰3),在8℃下攪拌7天,可得62
%的產率。
由於與其氮雜物(氮雜)的化學性質非常接近,本研究所發展出來的方法,
應可用於氮雜靛玉紅的合成。
此五個合成品,正進行生物活性之測試,以探討其結構與活性上的關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