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緒 論 略論春秋時代政治的特色,以及禮治的政治觀。並述及春秋局勢演變的大概及本文篇 章的安排。 第二章:士的名義、身份及其地位 本章分為四節,用以討論周人所謂的士的身份與地位,第一節:士的名義,本節用以 討論近來學者對士的論述及問並對本文所欲論的士,在名義上作一限定。第二節:士 的地位,本節主要討論士在周人層位制度之下所具有的地位。第三節:士的宗法,本 節主要討論在周人宗法制度下,士的宗法組織及宗法關係。第四節:士的教育及其職 掌,本節主要討論周代教育的概況,及在文獻上所呈現士的任職的大概。 第三章:國人的名義、身份及其地位 本章分為三節,用以討論國與國人的相關問題。第一節:國的名義及其範圍,本節主 要討論國在先秦文獻所呈現的意義如何,並對本文所欲討論的國作一限定。第二節: 國人的名義及其範圍,本節主要討論國人一辭的意義如何,並對國人的身份及範圍做 一釐定。第三節:國人干政的權力,本節主要討論國人在左傳等文獻中所呈現出來的 特殊的政治活動的現象及其因素之所在。 第四章:春秋時代的社會變動 本章分為四節,分由上層結構及下層結構的改變之跡來討論春秋時代的局勢變動。第 一節:諸侯的興起與併滅,本節用以討論春秋前期列國興起的概況。第二節:世族的 興起與權勢的下降,本節用以討論春秋時代用人的觀念及轉變。第四節:經濟的變興 ,本節主要討論春秋時經濟的發展,與其在社會上所形成的現象。 第五章:士的轉型 本章主要討論士由周代層位含義轉變到用以指稱知識份子的含義的因素。第一節:士 轉型的時代因素,本節主要從政治、社會轉變的現象,來討論士含義轉變的因素。第 二節:新士人與游士的興起,本節主要討論春秋晚期新士人與游士在活動上與層位之 士的差異。第三節:士的人格精神與擔負,本節用以討論春秋末年士的含義的轉變及 新定義的形作。 第六章:結 語 總結前面所論,並論春秋時代的變動對後代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