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以「情」為標準,編成《情史類略》二十四卷,然「情」之為物,人皆能言而 難以具體敘述,因就馮氏取材,試窺究竟。 主要文獻: 1.情史類略:清詹詹外史輯,日本內閣文庫清初刊本,臺北天一出版社印行,民國 七十四年五月初版。 2.馮夢龍與三言:容肇祖等著,木鐸版,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 3.情史 就 :原因季清,臺大文學二卷一期(一九三七年),53-60頁。 4.馮夢龍「情教說」試論:陳萬益,明清小說戲曲研討會發表的論文之一,民國七 十六年八月六日至八日,臺北中央圖書館印行。 5.”CH-ING-SHIH”AND FENG MENG-LUNG:MOWRY,HUA-YUAN(L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RLEY)PH-D DISSERATION,1976. 研究方法:就馮氏論「情」之言與馮氏所取故事中情之所在處,相參相印,以具體界 定馮氏所謂之「情」。 全文共分五章,計十三萬餘字: 第一章「導論」一第一節「《情史類略》中心思想一情」,第二節「『情』的定義」 。 第二章「情史類略」一第一節「引言」,第二節「《情史類略》的故事分類」,第三 節「《情史類略》的思想淵源」,第四節「版本」,第五節「篇章出處補述」。 第三章「編者」一第一節「生平」,第二節「與民間文學工作有關之著作」,第三節 「姓氏考」。 第四章「《情史類略》與「《紅樓夢》情論比較」一 第五章「結論」一 至於本篇論文之研究結果,則付諸闕如,不作任何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