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分七章,主要即針對霓裳續譜一書所收錄之曲詞、曲牌等資料,作詳盡的分析 與歸納,並蒐輯相關資料以作印證。試圖對此書作一全面而深入的探討。 第一章為緒論。凡分三節,第一節開宗明義先闡明此書的性質,並討論版本狀況,且 為現今臺灣所僅藏的清刊本霓裳續譜驗明了正身。同時也為此書標明指例。第二節所 論為輯曲者與點訂者。由於前人對此二人所知甚少,故筆者利用所蒐相關資料,作一 較為詳盡的考述,並分析點訂者的點訂心態。第三節則推考輯曲者顏曲師所屬曲部的 種類、性質,並對其源流及當時演出狀況作一論述。 第二章為產生背景。透過政治、社會、歷史三方面的背景分析,對當時俗曲之盛行原 因,試作分析與探討。 第三章為曲牌研究。計分五節,第一節係將書中所收曲數、曲牌種類、曲牌數目、曲 牌組合型態及變化型態等所有有關曲牌之資料繪成綜表,使人一目瞭然。並為此表發 凡起例以為說明。第二節則對重要曲牌之淵源流衍舉例論述,並兼作考探。例如對《 馬頭調》的起源、性質、流衍及衰亡原因均提出一些新的發現與推論。第三節則就書 中所有曲牌的組合型態試作分類與分析。第四節則將各種變調的型態分別加以探論。 第五節則分作「分析」與「研究」兩部。對頗具特色的「牌子曲」組織,作更深入分 析,並歸納分析所得,使對此型態之組合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同時也有更新的發現 。 第四章為內容研究。以逐曲分析的方式完成歸類,計分「男女情詞」、「生活情趣」 、「拆自戲曲」三大類。在大類中又再作細分,冀能呈現書中所收曲詞內容之全貌。 其中對拆自戲曲者也盡力考其出處,並繪成一覽表。 第五章為曲詞技巧研究。分別就內容、修辭、取材三部分加以論述,其中尤其對拆自 戲曲之技巧,進行較為詳細的比對與分析,對當時此類拆編方式有更深入的瞭解,或 可作為今日戲曲改編者的參考。 第六章為對附卷「萬壽慶典」的研究。此卷常為一般學者所忽視,透過筆者的分析探 索,期能顯現此卷的價值。本章分六節,第一節為導言。第二節述當時宮廷演出之情 況。並對此附卷「萬壽慶典」的演出場合作了推測。第三節為曲詞研究。經過比對可 發現其有些曲詞僅稍改當時流行之俗曲曲詞而來。同時對作、編者及表達性質也作了 論述。第四節為曲牌研究。將此卷曲牌作了分析歸類。也發現其中有些疑自俗曲曲牌 改名而來。第五節對此卷中所演出的各種曲藝作一流衍及演出情況析述。第六為演出 概況析探。利用此卷中資料及其詳細註記,作一演出實況的探測。分「演出次序」、 「演出人數」、「行頭砌末」、「場面用樂」四方面加以分析,以再現當時演出實況 為目標,尤其對其後場用樂狀況有了更多的瞭解。 第七章為霓裳續譜之價值。分列出主要的九點價值,為此書的留存與研究作一確切地 價值認定。 最末為結論。乃為本論文之論述作一總結。並分由七方面說明研究結果及研究中的一 些質疑、發現與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