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氧化物的酸鹼性質和製備之燒溫度,不同製備起始物,添加物及各別氧化物的 性質質與比例等因素有關。本研究以γ-氧化鋁和硝酸鎂(1:1莫耳比)涵浸後, 依次在500℃(C1),600℃(C2),700℃(C3)及800℃(C4)下燒 生成混合氧化物另以γ-氧化鋁分別和碳酸鎂(C5),氯化鎂(C6)及醋酸鎂(C7) (均為1:1莫耳比)涵浸後,於500℃下燒而得不同製備來源之混合氧化物。 並分別製備添加氟化銨、硼氫化鈉於C1觸媒,以及不同莫耳比之混合氧化物。 不同燒溫度之混合氧化物,其結構經X-射線繞射儀測定結困得知屬MgAlO 尖 晶石構造,提高燒溫度,易伴隨氧化鋁結構的生成,同時降低表面積,而酸量及催化 異丙醇之脫水速率常數(Kp) 則愈大,相反地,脫氫速率常數和脫水速率常數的比值 (Ka /Kp) 愈小。對於不同製備來源的混合氧化物,結構也均屬MgAlO 結構, 表面積、酸量及Kp 值大小依次為 γ-AlO>C5>C7>C6>C1>MgO , Ka /Kp 值,則呈相反趨勢。添加氟化銨之混合氧化物後改變其原來結構,添加硼氫化鈉則無 甚影響。同時微量之添加物均提高表面積,提高添加量則促使表面積降低。隨著氟化 銨添加量的增加,酸量及Kp 值隨之提高,Ka /Kp 值則減少。增加硼氫化鈉的添 加量,酸量和Kp 值隨之降低,Ka /Kp 值則逐漸增加,至10wt%添加量時,達 到最大,後即下降。不同莫耳比之氧化鎂-氧化鋁觸媒,隨不同含量其結構亦有不同。 酸量和Kp 值隨氧化鋁含量增加而增加,Ka /Kp 值則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