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這位被稱為破滅型的作家,在日本文壇上一直被視為異數。太宰文學也由於 作者一生特殊的際遇,而更富惑人的魅力。 本論文的研究重心在太宰治和中國文學的關係。不過,前半部分仍對作家的生平及太 宰文學的特色作了很詳細的介紹,因為,想站在一個引介者的立場,將太宰治和其作 品介紹給國內讀者。而後半部則對太宰文學中以中國典故為素材之部分作一個探討。 太宰治改編自中國典故的小說有如”清貧譚””胯下之辱”等幾篇。 這樣的探討,讓我更深入了解太宰文學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仍有作者的自我分裂的投 影,但由這些作品的改寫,我們驚異於一位天才作家在捕捉外界的知覺活動時是如此 的病態。幾乎我們無法將作者的身影抽離作品。雖然有很多人主張作品歸作品,作品 的探討不應和作者連串一起。但,似乎面對太宰文學時,我們不得不如此做。因此, 本稿在對其和中國文學的討論之餘,仍對這幾部作品本身的內容作探析,以析離其中 概括太宰文學之部分。 基本上,太宰文學和中國迖學並沒有多深的關係。但,由此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作家 若有與生俱來的文學才華,似乎他和該國的文學關係深淺就不是重點了。透過好的翻 譯,作者感受到他僅接觸的幾篇有關中國文學的作品,因此,他能掌握作品中的精神 而成功地浮彫出如”清貧譚”中的主人翁的痛苦與哀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