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20: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永俊
研究生(外文):YAN, YONG-JUN
論文名稱:愛倫坡與霍夫曼的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worlds become obscure: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antastic in E. T. A. Hoffmann and Edgar Allan Poe
指導教授:狄殷豪狄殷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I, YIN-H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西洋語文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外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愛倫坡霍夫曼變態比較文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旨在比較研究霍夫曼和愛倫坡作品中譎幻的特質,並藉由兩位作家在表現譎怪
、懸疑的方式上探討其對現實認知的差異。
愛倫坡與霍夫曼都藉著敘述觀點的運用來達到譎異,真象不明的效果。愛倫坡使用第
一人稱觀點,經由位精神異狀或心智不定的敘述者,來改變現實世界;而霍夫曼則以
多重的敘述觀點來使真象曖昧不明。
兩人同時塑造譎怪、變態的人物或事件來探索人與這世界的深一層現象。但是在表現
上,霍夫曼著重於人物表面的扭曲,而其效果是戲謔與驚懼兼而有之;但愛倫坡則偏
於人物內心世界的變態,使其作品顯得陰森、恐怖。
霍夫曼多重敘述觀點的運用使得他對現實的描述達成主觀與客觀、內在與外在兼容並
蓄的平衡;而愛倫坡則因為藉用第一人稱深入人物恍忽的內心世界而使得他對現實的
捕捉偏於主觀、內在的認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