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試圖以女性主義理念派的批評學說,來探討霍桑的三部小說:「紅字」、「歡 樂谷傳奇」、和「大理石牧神」中,三位具有中性人格的女性人物,即海絲特、婕娜 碧亞、和蜜莉安三人的女性自我追尋過程。所採用的理論,以赫布蘭的「中性人格學 說」及皮爾笙和波樸兩人共同提出的「女英雄論」為基礎。全文共分五章:首章,略 述女性主義批評的源起、特性和方法,並簡介「中性人格」和「女英雄」兩學說之要 義。第二章,以海絲特為討論對象,說明她在嚴厲的清教主義壓迫下,如何完成其個 人的女性自我追尋,並獲致中性人格的報償過程。第三章,論述婕娜碧亞雖企圖建立 一個兩性合諧的烏托邦社會,卻由於受到周遭男性的敵對,而終走上自殺之路。第四 章,探討蜜莉安奮力掙扎於傳統父系文化的權威、壓迫中,最後,卻選擇天主教式贖 罪為終身之責,使得其女性自我追尋之事業,功虧一簣。末章,以個人對霍桑在此三 部小說中所持態度的見解,做一總結:基本上,霍桑是人道主義者,因為,他所關心 的是人的問題,是女性身為人而生存於社會和宇宙中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