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臺灣經濟發展,國民所得提高,社會型態也轉型為工商社會,社會互助性已不如 往昔密切,因此個人、企業、家庭對保險的需求日益增加。 臺灣地區的經濟繁榮,使得汽車數量不斷增加,連帶地也帶動了汽車保險的成長。汽 車保險又何區分為汽車損失險和第三人責任險,前者採自由拓保方式,自民國61年 到76年,簽單保費成長116倍,業務比重已近汽車險六成;後者則採強制拓保方 式,超過最低投保限額則採自由投保,簽單保費自民國61年到72年,成長了22 倍,業務佔汽車險38%。基於兩者性質與重要性不同,本文將用汽車損失險為研究 對象,研究時間自民國61年到民國76年汽車險業務佔財產保險46.10%,以 汽車保險業務成長快速的情形看來,未來仍是財產保險的主要命脈,因此如何健全汽 車保險之經營,己是當前保險公司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本文引用三替不同的計量經濟模型,分別設立汽車綜合損失險的供需模型,在研究方 法上,採用二段最小平方法(TWO STAGE LEAST SQUARE METHOD ,簡稱TSLS)進行估 計。藉由二段最小平方法之估計,不僅同時考慮了內生變數間同時決定的特性,亦可 避免以普通最小平方法估計時,解釋變數與誤差項之間非為線性無關之估計偏誤。供 需模型建立後,再利用還元式(REDRCED FORM)進行外生變數對內生變數的動態模擬 ,以瞭解外生變數變動的影響效果。模擬之目的在於將估計之內生變數基準線與實際 資料比較,其間差距即為模擬沖擊效果,以便應用於預測分析,為經濟現象做較實際 的解釋。 本文由於保險變數資料搜集困難,有關廠牌、車種、車齡、自負額等對於車損險之影 響,未予探究,又因時間、能力有限,未將模擬分析擴及預測,實感遺憾,然而對於 汽車損失險市場供需模型之建立與估計,已是一大嘗試與突破。後進學者可進一步對 汽車損失險細目資料、模擬預測及性質相異的第三人財損責任險、第三人體傷債任險 ,繼續研究,日後或可應用於其他險別,建立產險計量經濟模型,發揮計量分析之用 ,此乃產物保險之一大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