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4 19: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惠芬
研究生(外文):LIN, JUI-FEN
論文名稱:薩克萊的浮華世界中,作者和讀者的雙重性作用
論文名稱(外文):The dual functions of the narrator and the reader in Thackeray's vanity fair
指導教授:談德義談德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EMERS, PIERR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英國語文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外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薩克萊浮華世界讀者反應小說現實寫實小說教育
外文關鍵詞:THACKERAY-WILLIAM-MAKEPEACEVANITY-FAIRREADER-REACTIONNOVELREALITYREALISTIC-NOV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是以「讀者反應」這種文學批評的方式來處理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
ckeray)浮華世界(Vanity Fair )。這部小說中,作者表現了三方面的雙重性作用
,而讀者則在其影響下,也產生了與之相對應的雙重性作用。
首章探討這部小說中的「現實」(reality )。有關現實的討論,是研究任何一部寫
實小說,非常基本的工作;尤其這個問題和我的主題有關,更是全篇討論的根基,因
此筆者開宗明義且獨立一章,重點在闡述浮華世界中,作者所表現的現實,其本質、
內容及功能。
次兩章分別探討作者表現在三方面的雙重性作用,以及讀者與之相對應的作用。第一
、作者不僅敘事,且多所評論。在他的敘事中,作者仍佈局了一些情節上的缺漏,因
此讀者必須各憑想像,以彌補這些缺漏;然而藉著評論,作者有時表達出主觀意見,
有時卻客觀,並刻意吸引讀者自我判斷,取捨,因此讀者的判斷是重要且必需的。第
二、作者自稱全知,卻有時偽裝不知故事情節,借此以引發讀者懸疑及想像,因此讀
者對情節發展,必定時而瞭如指掌,卻時而感到懸疑不解。第三、作者既表現出他對
故事中人物或情節的同情,卻有時極盡嘲諷,於此讀者對作者意圖的判斷是相當必要
的,其不同的判斷尤將導致對全書不同的評價。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