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3 10: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迺彬
研究生(外文):ZHANG, NAI-BIN
論文名稱:品管圈活動推行績效影響因素之研究
指導教授:吳秉恩吳秉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BING-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科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8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4
中文關鍵詞:品管圈績效影響因素台灣立意抽樣法統計分析負面效果卡方檢定
外文關鍵詞:QUALITY-CYCLETAIWANT-TE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1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我國推行品管圈活動雖已有多年的歷史,但整體而言,其成效並不很顯著。因此,工
業局乃出面倡導。近兩年來,國內工業界因而興起一股品管圈的風潮,但以往能夠提
供予企業界參考的活動推行績效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卻極為罕見。因此,為求有效運
品管圈於國內,實有必要從事較深入且具實務性的實證研究。
本研究主在瞭解淢內企業界推行品管圈活動之實況,並探討管理階層、圈員、品管圈
組織等因素,在不同的活動表現成果方面,是否有顯著的差異以及其間的關聯性。
本研究對企業界品管圈活動推行績效影響因素之分析,採樣本調查研究,利用問卷調
查方法,蒐集相關資料,並作描述性分析。以立意抽樣法,選取123家工廠,回件
率達63%。有效問卷佔回件家數的76.7%,是來自59家工廠的68個品管圈
及其隸屬的部門主管。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主畏有:T-test、卡方檢定、簡單相關及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研究結果主要有下列數項:
一、品管圈活動應由員工自動自發的組圈活動,以發掘工作上的問題點並予以改善,
不應強迫員工組圈。若廠商強迫組圈,將產生「品管圈的負面效果」。
二、活動推行績效繫於管理階層品管圈意識的強弱及基層主管的支持程度。
三、管理階層偏向人為中心的領導行為,則有助於圈員提高品管技術及專業技術。
四、管埋階層、個人因素及品管圈組織三個影響因素中,以個人因素(團員的工作投
入程度)最為重要。工作投入程度愈高,績效愈好。
五、圈員人數愈多,績效愈差。廠商在推行活動時,圈員的組成人數實不宜過多。
六、組織的規模(亦即圈數的多寡)與活動績效無關。因此,品管圈活動並不表示只
適用於大型企業。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