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75年秋作及76年、77年春、秋作,分別於桃園(TY)、台中(TC)、 台南(TN)、高雄(KS)、台東(TT)和花蓮(HL)所舉辦之玉、大豆不同處理的田 間試驗,進行對IBSNAT CERES-玉米模式及SOYGRO-大豆模式之測試、檢定與驗證, 並進而應用於田間管理之安排和規劃本省玉、大豆適栽性及生產力之評估;其目的乃 在測試所引進的IBSNAT CERES-米模式及SOYGRO-大豆模式在本省之土壤和氣侯環境 下之適用程度. 模式之檢定以76年春、秋作,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台東、花蓮等六個試區, 第一、二播種期(P1、P2)之田間試驗資料進行;檢定過程中所調整的項目包括: 1.作物遺傳特性參數2.根分布加權因子3.光合作用效率4.排水係數5.灌溉 效率.參與檢定及驗證的作物狀態變數包括大豆的開花期、生理成熟期、產量和地上 部乾物重;玉米的吐絲期、生理成熟期、產量和地上部乾物重,分別以模式預測值和 田間實測值比較之. 模式的驗證乃以不參與檢定過程之75年秋作、76年春、秋作各試區第三播種期及 77年各試區春、秋作進行;即在不變之品種參數和可變的土壤剖面性質、氣象條件 及田間管理之下,針對相同的作物狀態變數進行模擬,並與田間實測值比較及進行統 計分析.就實驗結果分述如下: 生育日數 以全部試區的模式預測值與田間實驗值之差異(預測值-實驗值)進行統計分析,可 得到大豆開花期的平均差異與差異標準偏差分別為1.44及4.72,生理成熟期 為3.22,7.89;玉米吐絲期為1.63,8.79,生理成熟期為0.56 ,7.59. 子實產量 以全部檢定值與驗證值進行統計分析,可得到95%信賴係數(confidence coeffic ient)之預測值與實測值之相關係數(r),大豆為0.644,玉米為0.763 ,且驗證點均在可靠範圍內,1:1線亦包含於其間. 地上部乾物重 與子實產量進行同樣的統計分析,可得到大豆的相關係數為0.646,玉米則為0 .671,且驗證點與1:1線均在可靠範圍內. 由實驗結果顯示,CERES-玉米模式與SOYGRO-大豆模式的預測性能均極為良好,值 得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