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9 10: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澤茂
研究生(外文):GIU, ZE-MAO
論文名稱:白殭菌之生產及其感染亞洲玉米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Production of the white muscardine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and its infection to the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指導教授:侯豐男侯豐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U, FENG-N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昆蟲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白殭菌生產感染亞洲玉米螟
外文關鍵詞:BEAUVERIA-BASSIANACHILDBIRTHAFFECTOSTRINIA-FURNACAL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亞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乃本省玉米栽培期中之首要害蟲,其經濟重要
性極高.白殭菌(Beauveria bassiana)為一寄主廣泛之蟲生病原真菌,常被用來做
為防治農業經濟害蟲.在台灣目前尚缺乏利用白殭菌防治亞洲玉米螟的報告.
利用固體培養的方式,每克黃豆可生產白殭菌1.1×10^10 分生孢子,可製成直
接施用於田間的初級微生物殺蟲製劑,特稱為B.S.M ,每克含2-5×10^8分生
孢子,此製劑以細網目篩過後,可製成粉劑,稱B.S.M 每克含1-5×10^9分生
孢子.室內試驗施用B.S.P 於亞洲玉米螟一、二及三齡幼蟲,LC50分別為5.0
9×10^6、3.70×10^6及3.71×10^6conidia/ml,B.S.P稀釋50
倍,噴於一、二及三齡幼蟲時,至化蛹前死亡率各為79.1%,96.7%及91
.5%,2天內即有54%、95%及62%之死亡率.
玉米秋作期間,在輪生後期每株釋放二齡幼蟲10隻,再施用1.5克B.S.M 於心
葉處,經14天後調查幼蟲數,每株平均約0.19,隻為害率為13%,而對照未
處理區,每株有4.58隻幼蟲,為害率100%,顯示防治效果良好.
本文發現黃豆粉為白殭菌良好之增殖基質及增量劑,由本法所製成之B.S.M 及B.S
.P 可供作玉米田間防治亞洲玉米螟之微生物殺蟲劑.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