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建築之研究以閩南系的建築為主,對匠師營建觀念的了解,現今也以閩籍匠 師為主要範圍,究竟台灣的客家與閩南民宅是否有明顯區別,客家匠師與閩籍匠師在 觀念與手法上是否有所不同,我們由於缺乏基礎性的調查資料而無從比較。本文即以 新竹縣北部新埔的傳統客家民宅為研究對象,進行建築物的測繪調查,以及屋主和師 師的訪問,以此所得的一手資料為基礎,透過匠師口述原則與實例的圖面、數據資料 之間相互引證、比較和分析,試圖找出新埔傳統民宅之量體計劃的可能程序,並進而 歸納出其單體建築構築的特色與處理手法,研究內容摘述如下: □第一章 首先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做既有文獻的回顧,然後界定研究的範圍以及說明研 究方法與與步驟。 □第二章 本章透過匠師說法以及實例圖面、數據資料間的比較與分析,分平面及立、否面兩部 份來說明單體建築構成之比例關係,藉以歸納出匠師可能的計劃程序與方法。 □第三章 依土水師傅之說法以及調查之結果,探究新埔傳統民宅構築的程序與方法,敘述時依 構築順序分台基、屋身、屋頂、內外擔裝修四部份。 □第四章 經過實例與匠師說法之比較與分析,歸結新埔客家傳統民宅的計劃程序與構築程序。 並檢討研究之缺失與提出後續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