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測量系大地測量研究室,已成功地利用載波相位二次差觀測模式,將GPS動 態定位測量應用於工程的細部測量領域。本文將描述GPS動態定位的數學模式及提供 完整地GPS動態量野外作業操作模式。由台南市安平五期重劃區試驗綱的測試實驗顯 示,在持續追蹤4顆衛星的精度已可達到可信地"公分級"精度。 在現階段GPS衛星群尚未完全發射運行時,對於低緯度的台灣地區而言,不均勻的衛 星幾何分佈將影響GPS動態定位精度,如何尋求可信地衛星幾何分佈之強度指標,逐 成為目前GPS動態定位應用的首要課題。本文將詳盡分析各種衛星群幾何分佈狀態與 GPS定位成果座標差三軸分量之間的互動關係,並指出因衛星綱形之平面控制與高程 控制削弱而造成三個定位不穩定區。本文指出即若在現階段衛星分佈較差的低緯度地 區,GPS 動態測量已可達到〞公分級〞之定位精度。而且針對長度在數公里的基線而 言,經過最佳基線方之選擇與配合適當的測站天線停留時間,測站之點位平面座標與 測站間之基線距離測量甚至還可提高到〞公釐級〞之極高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