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與可為「文湖州竹派」之宗師,因其寫竹獨樹一幟,故世但知其善墨竹,而不知 其亦精他畫,故孫大雅云:「與可以竹掩畫」。實則,與可不僅能畫,亦精詩、楚辭 、草書,此東坡所謂之「四絕」。其中尤以詩為四絕之首,惜世不之知。其實與可之 詩,清新流麗,東坡每覽之,而有「筆墨欲焚」之語;楊慎亦稱:「置之開元諸公集 中,殆不可別」,足見二人對與可詩歌評價之高。 與可既以寫竹名世,且詩畫又為姊妹藝術,故欲研究其詩,自不可廢棄其畫,是以本 論文稱「文同詩畫之研究」。期由研究與可之詩畫,以明詩畫滲透之一斑也。 本論文研究詩畫二暫,畫在前,詩在後,且詩歌之研究亦取與畫相關之詠畫題畫詩及 詠物詩,故其次序亦有倫焉!斯文以四部叢刊本為基礎,採內證方式,冀藉與可之詩 文,以觀其思想、為人,如此方能近其真而不失之偏也。 是文計二十五餘萬言,分序言、正文五章及附錄、附圖,茲分述如下: 序言:敘述研究動機、範圍、方法、歷程、價值及未來展望。 第一章文同生平、學術思想及簡譜:論述與可之家世、治績、專擅、學養、交遊及思 想,從而編列簡譜,並將其詩文繪畫加以繫年。 第二章文同繪畫之造詣及其理論:探究與可繪畫造詣,凸顯其墨竹畫之特色與價值, 並深究其著名畫論「胸有成竹」說,此外,並及其「病態創作」說、「形理兩全」說 、「靈感」說三者,末則論述其墨竹對後世之影響。 第三章文同詠畫題畫詩之研究:是章首探討詠畫題畫詩之源流、次及其內容,其次探 究其藝術技巧,且分「修辭技巧」、「謝赫<六法>」二者言之,未節則論述與可詠 畫題畫詩之貢獻。 第四章文同詠物詩之研究:首釋「詠物詩」之名,次言其所歌詠之題材,接敘詠物詩 之內容,終分十五目探究詠物詩之藝術技巧。 第五章結論:總結前四章,並約略探討與本題有關之田園詩、哲理詩、社會詩,期對 與可詩作有通盤之了解也。 附錄:《丹淵集》外之佚詩、佚詞、佚文及異文:除輯與可《丹淵集》外之佚詩、佚 詞、佚文及異文外,並論其價值。 附圖:文同《墨竹》軸、《墨竹》冊頁、柯敬仲臨文同之《墨竹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