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2 19: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卓清昆
研究生(外文):ZUO, GING-KUN
論文名稱:以固定生物膜法探討亞硝酸化程序之研究
指導教授:鄭幸雄鄭幸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EN, XIN-XI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環境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環境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固定生物膜固定生物膜法亞硝酸硝酸化程序反應槽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常因硝化程序中之第二階硝化菌(Nitrob-acter)受環境因子
的變化(自由氨分子,pll ,溶氧等)影響其活性,以至於硝酸化程序常受阻礙。有
鑑於此,茲發展一較簡捷、迅速之生物處理程序----亞硝酸化型去氨,以避免第二階
硝酸化步驟,使整個氨氮的脫除更加順暢。操作兩種生物膜反應槽(增充床和導流管
式反應棤)探討亞硝酸化型去氨之第一段----亞硝酸化程序,發現自由氨分子濃度控
制在1mg/1 以上,而溶氧控制在5--6mg/1 (填充床),或4mg/1 (導流管式
流體化床)時,能將硝化過程之產物控制在亞硝酸氨的階段,達到亞硝酸氮累積率
[ NO-N/(NO-N +NO-N ]95 %以上,而氨氮去除率亦能維持95 %以上(針對進流
氨氮濃度1000mg/1)。導流管式流體化床操作亞硝酸化程序能輕易起動一反應
槽在30天內達到體積負荷1kg-N/m-d。 以比攝氧率探討亞硝酸氮對第一階硝化菌
的影響(ATA tcst),其抑制屬於非競爭性抑制模式:
γmax×S 1 S :氨氮濃度
γ= ──── ×───── S :亞硝酸濃度
Ks+S  1+S/ki
其毒性強度和亞硝酸濃度一次方成正比,而抑制系數ki 為 0.776 mg/ 1 HNO如整
亞硝酸化程序和脫硝程序以控制亞硝酸化槽中亞硝酸氨濃度不至於抑制第一階硝化菌
為亞硝酸化型脫硝所必須考慮重點。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