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9 11:1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古進榮
研究生(外文):CU, JIN-RONG
論文名稱:應用電子斑點圖形干涉術分析喇叭的振動
指導教授:張明文張明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ANG, MING-W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光電(科學)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3
中文關鍵詞:電子斑點圖型干涉模態頻率振幅影像相位光纖
外文關鍵詞:MODEFUQUENCYINAGEPHASEOPTICAL-FIB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電子斑點圖型干涉術(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 ),簡稱ESPI
,是一種光學式非破壞性檢測技術,可用於物體殘留應力之量測;以及量測振動物體
的特性,如振幅、振動模態(mode)等等。本篇目的在於嘗試有別於原實驗所用的另
一種技術和理論,從事振幅與振動模態量測,而將實際所一時結果呈現眼前,驗證其
確為可行。
此方法與原實驗所用方式之主要差異在於影像處理部份,捨棄早先所用的高通濾波及
全波整流兩個步驟來處理單一畫面,而改成用相位分別為0 和π的兩個畫面彼此相減
,經過此種處理,將可有效消除許多因同調光源互相干涉所造成之光學雜訊。文中舉
出兩種振動體的測試結果,並繪成頻率-振幅曲線,藉此分析及說明其意義。
其次尚有一項重點,是整個系統也做了改進,也就是在參考光部份,係以難裝設的球
面波參考光取代原先使用之斑點參考光,因為如此將得到更清晰之條紋,最適合作大
面積物體量測;而且若欲從事振動體表面相依分佈之量測,此亦是必要條件。又系統
中尚且嘗試利用單模光纖,取代相當多的光學元件。一方面簡化系統構造,同時降低
光能損耗,可以有效提高雷射能量利用率。
參考文獻:
1.K. Creath, G. A. Slettemoen, "Vibration-observation Technique for
Digital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 J. Opt. Soc. Am. A 2, 1629-1636
(1985)
2.G. A. Bax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Prentice-Hall Inc. New Jersey
(198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