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1 19: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態德筠
研究生(外文):XIONG, DE-YUN
論文名稱:一位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患者有效的適應行為
指導教授:余玉眉余玉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 YU-M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醫學院
系所名稱:護理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護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
中文關鍵詞:血液透析治療適應行為
外文關鍵詞:TREATMENTADAPTIONAC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由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所衍生的問題,對病人、家屬、甚至醫療人
員形成一種沈重的負荷。為了深入了解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在即將開始面臨血液透析治
療時,是如何與其所處環境互動,來適應此一轉變過程及進行此研究。本研究是在台
北某一級教學醫院,選擇一位62歲女性患者,以田野研究法的參與觀察方式進行,
研究者擔任個案的主護護理師,於77年3月至5月間,照顧個案,深入會談、觀察
並記錄個案的經驗,共完成十四篇80頁行為過程記錄,所得資料經內容分析後得到
三個主要行為分項(1)統御行為(2)正向評價行為(3)分隔行為。
統御行為包括積極收集相關資料,主動參與治療,自我的照顧和保護,對社會角色和
人際關係的掌握;正向評價行為包括正向的比較和確認優點;分隔行為則在阻斷煩惱
,平衡情緒。由於個案在環境中力求統御,並予以正向的評價,得以保持其相當的控
制感和自主性,維持自我價值感和正向自我概念。對於一時無法掌握的困擾則予以分
隔阻斷,以保持情緒的平衡,再以影響環境或自我調整的方式,尋求新的統御和正向
評價;三個主要行為彼此間的關係形成一種有效的適應方式。
本研究僅做定質分析,偏重潛在意義;所有資料來自一位個案,所形成的概念模式,
外在效度並不能形成通則,需擴大個案群和不同情境,作更進一步研究。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