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以台灣民營製造業七十五年排名第一千至一千五百名的公司為研究母體 ( 年營業額為1.6億至3.2億),採行「激發頓悟之個例的分析」(Analysis of Insight-stimulating Expamples )的研究方法,透過五家經選取的樣本公司,對其 所有電腦化相關人員--最高階主管、電腦化負責人、資訊單位主舌吸成員、使用者 (管理階層及作業階層),進行深度晤談,並研究其電腦化文件記錄、電腦化系統架 構及內容,以了解其電腦化過程的作法、遭逢的問題及種種MIS相關課題,再經過 綜合的比較分析,從中小型製造業所具有的特性的角度,來探究其電腦化過程中所面 臨的困難癥結,是為一定性研究,也是國內第一篇有關中小型製造業電腦化的探索性 研究論文。 本研究發現中小型製造業的電腦化工作有如下的困難:最高階主管(老板)電腦化知 識不足且參與太少;資訊單位兼負制度改革的角色;作業階層的事務人員參與太少; 管理階層昏的電腦化知識不足及參與意願低落;沒有規劃;從難度較高的整體生管系 統開始著手;決定資訊需求的方法不當;電腦化帶給中階管理人員的衝擊及其產生的 抗拒行為;制度化和電腦化同時進行;教育訓練不足;短期內效益不彰。本研究並提 出八個假說,以供未來更進一步的驗證研究:最高階主管的電腦化知識和其參與程度 及電腦化成功機會成正相關;管理階層改進工作的意願和其滿意程度成正相關;減少 管理階層因電腦化帶來的內心不安、提高使用者的電腦化知識,皆可提高電腦化成功 機會;先制度化再電腦化的公司較二者同時進行的公司有較高的成功機會;採行二者 同時進行的公司,在短期內所獲致的效益大部分均來自制度化,而非電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