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vobacterium sp.,它屬於革蘭氏陰性菌,是一種不利用醣類的桿菌,大小為0. 7-0.9×1.8-5.3μm。在組織的病理切片,發現它們可以侵入牛蛙神經 ,循環和消化系統;引起敗血,出血,臟器充血,潰瘍,眼睛白濁凸出以及頭部歪斜 等症狀。其細胞膜利用Lysozymz-EDTA 和蔗糖梯度密度離心已分離成細胞質膜與外膜 。進一步使用薄層色層分析,磷呈色反應分析細胞質膜與外膜的脂質組成成分,實驗 結果顯示,二者的較極性脂質(佔全脂質83%)和較中性脂質(佔全脂質17%) 組成成分相似。而其中細胞質膜的較極性脂質中含有92%的磷脂質,外膜的較極性 質只含有42%的磷脂質。磷脂質則只PE和lyso-PE 兩種成分。較極性脂質中還存在 醣脂質,而且是外膜多於細胞質膜。在PE,lyso-PE 和醣脂質的脂肪酸支鏈有:Pal- mitic Acid,Myristic Acid ,Lauric Acid 和它們的衍生物。較中性脂質中的主要 成分是由游離脂肪酸構成。 Flavobacterium sp.的細菌培養液和紅血球共培養,能引起溶血現象。利用掃描式電 子顯微鏡觀察,紅血球溶解過程,形態是從雙凹細胞先變成棘狀細胞,再變成杯狀細 胞,最後形成圓球細胞而溶解。紅血球和Flavobacterium sp.分泌的蛋白質一起培養 ,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和細菌培養液一樣,也能造成紅血球溶解,以10%SDS-po lyacryamide Gel 作電泳分析,分泌的蛋白質有三種,分子量分別是67,63,2 1k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