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2.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1 20: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趙曉美
研究生(外文):ZHAO, XIAO-MEI
論文名稱:歸因再訓練策略與成敗比率對國小低成就動機兒童的成就動機、自我概念、堅持力及歸因方式的影響
指導教授:張文哲張文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ANG, WEN-ZH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1
中文關鍵詞:歸因訓練成就動機自我教育教育
外文關鍵詞:TRAINACHIEVEMENTMOTIVESELF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5
  • 點閱點閱:5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根據歸因理論探討歸因再訓練策略與成敗比率對低成就動機兒
童之成就動機、自我概念、堅持力及歸因方式的影響。
以台北市龍安國小及懷生國小54名五、六年級低成就動機的兒童為對象。採3(口
語歸因回饋、自我教導、無歸因)×3(高成功率、中成功率、低成功率)二因子設
計,共九種情況。受試者被隨機分派至其中一種情況,每情況6名。以個別方式進行
訓練,每週一次,每次約20∼30分鐘,共計五次。以「學校生活經驗問卷」、「
兒童自我態度問卷」、「無解迷津測驗」、「學業成就歸因問卷」及「成敗歸因量表
」為評量工具,分別測量受試者的成就動機、自我概念、堅持力及歸因方式。
所得之資料分別進行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事後比較及趨向分析,以驗證各項假設。
結果顯示:
一、成就動機方面
1.歸因再訓練策略與成敗比率對成就動機的影響具有交互作用。
2.在高成功率情況下,口語歸因回饋組的成就動機高於無歸因組。在低成功率情況
下,口語歸因回饋組的成就動機高於自我教導組及無歸因組。
3.口語歸因回饋組的成就動機分數呈二次趨向。
二、自我概念方面
本研究之實驗處理對受試者的自我概念均未產生影響。
三、堅持力方面
1.歸因再訓練策略與成敗比率對堅持力的影響具有交互作用。
2.在低成功率情況下,歸因組的堅持力高於無歸因組,自我教導組的堅持力亦高於
無歸因組。
3.歸因再訓練策略三組的堅持力呈直線趨向。
四、歸因方式方面
1.在對一般學業成就歸因方面,僅在對成功做努力歸因得分上,自我教導組高於口
語歸因回饋組。
2.在對實驗作業情境成敗歸因方面,僅在對成功做能力歸因得分上,自我教導組高
於口語歸因回饋組與無歸因組。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加以討論,最後提出對教育及輔導應用上的建議、研究檢討及末
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