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81.91)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5 06: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志宏
研究生(外文):GUO, ZHI-HONG
論文名稱:建築管制措施對建築形態多樣化之影響。─以台北市為例
指導教授:黃世孟黃世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SHI-M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3
中文關鍵詞:管制措施建築形態台北市容積平面配置彈性建築設計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5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一、研究目的:本文係以建築設計之觀點和立場,探討現行建築管制措施對建築形態
多樣化之影響,以澄清建築管制措施與建築形態之關係,進而探討建築管制措施的合
理性,提出改善建議,使建築管制措施更具彈性,建築形態更活潑多樣化。
二、研究文獻:本文參考之文獻包括兩類,一為有關影響建築形態之各種理論,一為
相關論著,包括建築法令之討論、建築形態及都市空間或景觀之討論等。
三、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分三個階段,一為相關文獻研究,自各種理論與文獻回
顧當中建立立論。二為實例研究與問卷調查,由實例研究與問卷調查中印證立論並發
現問題,從中建立主張。三為綜合分析研究,最後提出結論和建議。
四、研究內容:本文共計六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圍、研究架構與流程。
第二章為相關文獻回顧:概述與本研究相關之論著,並就決定建築形態之相關理論做
一回顧,再就決定建築管制措施對建築形態影響程度的因素做一剖析,以界定建築管
制措施對建築形態的影響力和扮演角色。
第三章台北市建築管制措施之研究:本章概述台北市建築管制措施的變遷,影響建築
設計與形態之建築管制措施範圍和內容,建築管制措施之立法原意,最後闡述建築制
措施措彈性大小對建築設計的重要性。
第四章台北市實施建築容積管制前後之影響:本章對台北市建築物進行實例抽樣調查
,分析在實施容積管制前後之具體差異,以澄清建築管例措施對建築形態的實質影響
,次就台北市建築形態特色的形成說明管制措施的影響力,最後就建築師問卷結果加
以分析,以論證原假設與立論。
第五章建築管制措施對建築形態多樣化之影響:本章提出「內容彈性值」與「平面配
置彈性值」兩種較客觀的指標,以評量建築形態多樣化的可能性,及一般基地在容積
與平面配置上的彈性值,並找出彈性值大小與建築設計彈性大小及建築設計彈性大小
及建築形態多樣化的關係。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本文經綜合分析與討論,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五、研究結:困本文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1.建築管制措施不當,限制建築設計之彈性折衝空間,使某些基地之建築形態缺乏
多樣性。
2.建築設計彈性與基地客觀條件相關,不合理的管制限制了良好基地的發展。
3.過分束縛建築形態之管制措施為建築物高度比、後院深度比與鄰棟間隔等。
4.建築管制措施之制定修改應開放參與管道,管制標準應檢討調整使更彈性。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