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81.91)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8 02: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傅雄
研究生(外文):LIN, BO-XIONG
論文名稱:梅雨鋒面之動力診斷分析
指導教授:林和林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H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大氣科學研究所
學門:自然科學學門
學類:大氣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6
中文關鍵詞:梅雨鋒面相當位溫濕鋒生診斷方程台灣中尺度實驗水汽平流中尺度對流系統
外文關鍵詞:TAMEXMCSIOP-8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梅雨鋒面之特色有許多是傳統鋒面理論所無法解釋的,為了有效分析梅雨結構,本文
嘗試以相當位溫(θe )為中心,重新檢討Eliassen-Shapiro鋒生診斷方程,改成水
汽為主的濕鋒生診斷方程,並以TAMEX IOP-8(1987年台灣地區中尺度天氣實驗
計劃,第8次密集觀測期間,6月7日14:00L-- 9日08:00L )為個案分
析時間,資料來源是美國NOAA謝爾佑博士提供的MM4(Mesoscale Model Version 4
)高解析度同化資料。初步的結論是:
(1)梅雨鋒生次環流的強迫作用,需有水汽平流之水平差異(rS)大舉提供,而且
其數倍於中緯鋒生理論的-2Jyp (Ug,Vg)值。
(2)Jxy (θe ,θ)值可預期其提供東區鋒生初期的潛在不穩定度,中後期則因
為θe 場與θ場水平梯度交角快速消失轉為負貢獻,而由 Jyp(θe ,Va)提供梅雨
鋒東區低層潛在不穩定度。西區 Jxy(θe ,θ)低層正貢獻一直是相當明顯的這對
中尺度對流系統(MCS )的形成或發展大有幫助。
(3)鋒前反向次環流是梅雨鋒生迴路上的重要過程,其可加強鋒前低層噴流,其並
配合西南季風源源不絕提供鋒前暖濕空氣以及維持潛在不穩定度。
(4)整敘鋒面θe 梯度的正貢獻,不論東西區都是來自大尺度的變形場 Jxy(Ug,
θe )值;待鋒面結構成熟後,次環流ω對θe 的傾斜效果 -rJyp(θe ,ω)值則
提供負貢獻,以抑制θe 梯度過度成長。尤其西區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兩項幾乎完全
抵銷,因此θe 梯度更不明顯。
(5)鋒面東區的切面分析大致符合濕鋒生迴路之預期,西區鋒面滯留特性可能得再
加入中小尺度積雲動力過程,以及其與大尺度動力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來解釋。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