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從六朝名士風神,上述其精神之源,以及「形」「神」的含義與形神思想的背 景,並旁及當時相關的藝術觀念.除了緒論、結論之外,從調理自身、入處人群、面 對自然,及至感物而作的藝術,依序展開討論: 首章說明六朝形神觀念運用的範圍及意義;第一節基於釋名彰義的原則,就先秦以來 的材料,分別界定「形」「神」的意義;第二節則交待促進形神觀念與思考的背景, 就當時量才觀人、見貌徵神的方法,玄學思想有無本末的討論,以及佛教在這個問題 上所帶來的影響,分三段加以討論,以了解形神觀念運用廣泛的原因. 第二章體道養神,論述精神的自覺與生命的態度:第一節討論莊子道與神的意義,以 及養神的工夫;第二節就現實人生形神關係加以討論,認識形神的主從性與依存性; 第三節依序由王何、嵇阮、向郭的觀念,討論當時理想人格的境界.第三章名士風神 ,主要說明人物風神的展現與互相賞美的活動:第一節從言語思理、神采風儀乃至姿 貌形容,敘述人物賞美由形得神的美感活動與美感滿足;第二節從人物賞美的讚辭與 高下的評斷,歸結名士風流的精神特質;第三節說明形神相親的意義,並討論名士風 神與莊子精神的差異,以及名士末流忘本學跡的現象. 第四章興會感神,說明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興會感應乃至創作的問題:第一節從自 然山川與自自然然之道的關係,說明慕求自然之道而寄身自然山川,怡志養神的原因 ;第二節討論人們對自然山川的賞美,並以之譬喻理想人格之美;第三節由自然物色 起情興感,談藝術創作之動機,並說明藝術創作以自然為美的原則. 第五章藝術創作的形與神,分別討論作者、作品、讀者的問題:第一節從文學構思的 神與物遊,以及繪畫遷想妙得的方法,討論藝術創作的神思活動,以及作者精神在整 個創作過程的地位;第二節從繪畫的以形寫神,文學創作的巧構形似,討論從情思表 現為作品,形式與風格的問題;第三節由欣賞者乃至創作者,說明藝術創作與欣賞皆 是暢神的活動,從中可得精神的悅樂. 結論綜合人物、自然與作品,說明精神活動的意義,並從神形不離的觀點,說明精神 活動與形體形式的問題,進而探討作者、作品、讀者三者之間的關係.用以總述六朝 發揚精神情性與創造藝術形象所成就的美感意識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