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30 01: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世南
研究生(外文):LIU, SHI-NAN
論文名稱:幾何成份之典型性在物體辨識上的效應
指導教授:黃榮村黃榮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RONG-C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中文關鍵詞:幾何子物體辨識知覺輪廓圖形
外文關鍵詞:BIEDERM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利用Biederman (1987)所提出的幾何子(geometrio ions,簡稱g-
eons),當為物體圖形製作的基本知覺單位,以進一步了解幾何子在物體辨識中的地
位,並探討典型性對物體辨識的效應。由於物體辨識主要是物體的知覺消息與內在表
徵比對的結果,故可推論,除了外在物體所提供的幾何子消息,內在表徵的典型性亦
決定幾何子所能發揮的線索功能。實驗一呈現物體部份的幾何子,發現典型部份的幾
何子出現與否,對物體辨識有很顯著的正面效應。實驗二操弄物體局部輪廓的可還原
性,同樣發現典型部份的消息是辨認模糊物體的主要線索。實驗一與實驗二的結果,
一致顯示物體典型部份在物體辨識上的重要性:物體的辨識,除了幾何成份外,整體
的特殊圖形性質也可能是辨識上的重要消息,實驗三藉著改變物體不同部份間的連接
關係,發現關係改變後對辨認物體有顯著的負面效應,且對無典型部份的物體影響更
大。其可能原因是,幾何成份與關係消息同為物體辨認的重要線索;具典型部份的物
體主要在於確認典型的幾何成份,而無典型部份的物體則比較依賴關係消息。另外在
具有典型部份的物體中,改變典型部份的結構關係,其負面效應遠大於改變其非典型
部份。上述結果表示,除了幾何成份的典型性效應外,幾何子之間的關係消息的重要
性,亦受是否具有典型性成份該 因素的影響。本研究說明在物體辨識上,單純以B-
iederman所提之幾何子作為辨識單位是不夠的,尚應繼續探討對物體辨識有重大影響
的認知變項,才是充份了解物體辨識機制的正確途徑。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