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資訊系統在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方面之適用性。自相關文獻中,可瞭解我國國 家公園經營管理現況與規劃作業細節,以及資訊系統之理論基礎與研究發展情形。筆 者比較當前資訊系統之特性及土地資源規劃作業之需求,經整合科技背景與國家公園 環境管理需求,研提出有關國家公園資訊系統發展之概念架構與重點次序。文中以墾 丁國家公園鵝鑾鼻半島之環境監測為例,說明土地資訊系統在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方面 之適用情形。 國家公園計畫依規家每五年應實施通盤檢討,此項工作宜著重國家公園區域內的自然 環境變化與基本資料更新,並考量有關計畫修正建議,然後藉資訊系統綜合分析後研 提修正方案供決策裁定。 國家公園之經營管理,本質上依然是土地利用規劃概念之應用。土地利用規劃是一種 空間配置計劃,主旨在依土地性質與人類需求做適宜、有效的分配與利用。傳統的資 訊管道缺乏整體性、不經濟、時效差。現在採用資訊系統作業,公共行政方面的調查 規劃與管理考核,均較以往迅速確實。 國家公園資訊系統是借助電腦處理國家公園區域內土地行政、環境資料、資源保育等 事業目的的輔助管理系統。基本上土地資訊系統可供規劃決策之參考,但是圖形資料 處理甚為費時費力,影響資訊適用之時效。國家公園資訊系統之設置,宜先就現有影 像資料整理評估,作為未來資料庫之基礎。 遙感探測資料的愈點是能迅速扼要的掌握大地區之土地現況(包含水體),所以成為 環境資訊系統中重要的資料來源。國家公園範圍內,地勢崎嶇,起伏劇烈,交通不便 之地區仍佔大半。採用遙感資料,瞭解僻遠地區之土地現況、掌握動態,可節省大量 時間與人力、物力。自遙測影像資料庫之建立與應用開始,經由地理資訊系統邁向決 策模式系統,是目前最經濟實惠的取向。 一套整合的資訊系統需具備硬體、軟體、資料庫、人員組織與作業制度。資訊系統之 發展建置,應依結構化程序逐步辦理。人員訓練是一個資訊系統成功運作最重要的成 份。 資訊系統發展之初期,宜以個人電腦作為硬體主機。在使用操作上,個人電腦之可親 度較高,「同時損壞」之概率較小,發展擴充較有彈性,設備的「持有權」較令人滿 意。自個人電腦階段跨升為迷你級以上之主機時,最好逐步擴展。國家公園管理處在 資訊系統軟硬體購置前,應多訪察請益。 未來研究預定偏重下列課題: 1.國家公園計畫之通盤檢討:使用地理資訊系統之成果供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決策 之參考。 2.國家公園自然棲地之探討:依據土地規劃概念分析野生物自然棲息場址之適宜性 ,推廣環境變遷監測之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