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竹東地區的玄武岩和凝灰岩是屬於角板山期火成活動的產物,主要分佈在南莊 層沈積岩層中,上覆有厚層的石灰岩層。這些玄武岩類岩石內,常夾有超基性的擄獲 岩,其岩性以尖晶石兩輝橄欖岩、正輝石橄欖岩和純橄欖為主;從野外、顯微鏡和電 子微探儀的觀察發現,各種不同的岩類均受不同程度的換質作用,較新鮮的標本中, 僅有輕微的蛇紋岩化現象,礦物成份以原始之鎂橄欖石、頑火輝石(以上二者佔90 %以上)、透輝石、尖晶石為主;而受換質作用劇烈的標本,其原始礦物大多轉變成 碳酸鹽類或其它次生礦物,其中碳酸鹽類礦物重量百分比可達85%以上。 整個換質作用的過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為輕微蛇紋岩化作用,此期換質使得一小部 份的鎂橄欖石和頑火輝石變為蜥蛇紋石,而它指示著溫度、壓力條件較低的環境;故 透輝石和尖晶石皆不受此期換質之影響。 第二期的換質作用主要是因富含鈣離子、碳酸根離子水團貫入所造成的;它引起一連 串的反應:首先是鎂橄欖石及頑火輝石的分解作用,此時透輝石與尖晶石仍不受影響 ,這個反應釋出了大量的鎂離子,可與二價鐵離子、碳酸根離子結合成方解石、鐵白 雲石、菱鐵鎂礦等碳酸鹽類礦物,取代原來鎂橄欖石、頑火輝石的位置;另一作用則 是因第一期所產生的蛇岩石動機鎂離子、二價鐵離子、二氧化矽換質成鐵皂石。 由碳氧穩定同位素的資料顯示,第二期換質作用水團的來源為一般具較低δ13C的天 水流經關西、竹東石灰岩後所形成的;而水團的主要成份除了鈣離子、碳酸根離子外 ,還有一些二價鐵離子及二價錳離子,其溫度應在攝氏100度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