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4 17: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孟瑤
研究生(外文):ZHANG, MENG-YAO
論文名稱:低溫馴化對綠豆幼苗之生理及生化之影響
指導教授:陳益明陳益明引用關係林秋榮林秋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YI-MINGLIN, GIU-R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植物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低溫綠豆幼苗生化感性植物馴化處理可視性傷害生理電泳分析
外文關鍵詞:VISIBLE-INJU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以低溫敏感性植物-綠豆(VIGNA RADIATA L., VC3890A )為實驗材料,取五
天大的綠豆幼苗,在4℃下處理兩天,即可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將綠豆幼苗予以1
0℃的馴化處理,則在4℃的環境下,可視性傷害(VISI-BLE INJURY )能獲得明顯
改善。和未馴化植株做比較,經過低溫馴化處理的植株,在生理及生化代謝方面亦有
差異,包括細胞膜系完整度提高、光合作用及乙烯合成能力增強、陽離子( )濃度
改變、可溶性醣類之累積、極性胺基酸的增加、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提高及蛋白質合成
能力增強等。這些變化都是為了減輕低溫壓迫(4℃)所造成的傷害,以增加植株生
存能力的因應之道。
以電泳分析來比較馴化及未馴化植株蛋白質合成類型與量的變化,發現馴化植物會合
成三群新的蛋白質,分子量分別為36、21.5及19KD,這三群蛋白質在10
℃,8小時之內便已合成,且在常溫下,除了36KD蛋白質外,在24小時內多能
迅速分解。
控制根溫來研究根溫在寒害中扮演的角色,由結果得知低根溫會造成植株失水,礦物
營養吸收不良,導致生理代謝作用不正常,但對於蛋白質合成無影響,由電泳分析結
果,得知馴化蛋白質的誘導產生可能是植株地上部分對低溫環境變化所產生的反應。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