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係針對SS41構造用鋼之面銑切削加工過程所產生之毛邊現象及其加工後之表面 粗糙度進行一系列之實驗探討,由於切削加工參數極多,其個別重要性與其交互作用 之影響性等不易進行分析研究,故本實驗應用田口式品質工程技術之實驗設計方法, 並配合統計學中之變異數分析法等來共同研究面銑切削加工時影響毛邊形成及其表面 粗糙度之相關參數,並找出其最佳銑削二二條件組合,以期達到毛邊形成極小化及表 面粗糙度最佳化之目的。 實驗結果顯示,對於側向毛邊特性而言,吾人慎選較為銳利之刀鼻半徑值及配合襯墊 材料(SS41鋼料)之應用將可使其銑削過程中所形成之毛邊高度值減小,同時吾人亦 可知銑削面脫離角及其與刀鼻半徑因子之交互作用等對於側向毛邊之形成亦有相當之 影響。而對於前向毛邊待性而言,其毛邊形成之分析則與側向毛邊特性之結果相同。 關於銑削加工面之表面粗糙度而言,其實驗結果顯示,不論使用中心線平均粗度(Ra )或十點平均粗度(Rz)等表面粗度參數,其所得之分析結果均相同,同時,如欲得 到較佳之表面粗糙時,則應注意其刀鼻半徑品質及床台進給速率調整,而軸向銑削深 度與銑削面脫離角等因子則對其影響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