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研究目的 試圖從較長的時間範圍來分析報紙社論所呈現的社會價值及其變遷趨勢,並比較不同 經營型態和專業性質的報紙所呈現的社會價值取向、社會價值分化程度和具體性的差 異。 二‧研究旨趣 (一)以勞工問題為主題,探討台灣近二十年社會價值的轉變和大眾媒介在社會變遷中 所扮演的角色。 (二)分析社論的結構複雜度,探究媒介內容所呈現的社會價值的多元性。 三‧研究方法 以內容分析法,針對中央日報、中國時報、經濟日報、自立晚報等四家報紙,自民國 58至77年共計二十年間的「勞工問題」社論(217篇) 加以分析。 四‧主要發現 (一)基本資料方面: 二十年來, 「勞工問題」社論最常探討的主題為立法行政、保險 福利、經濟發展和工資工時等問題;最強調的三大社會價值是「公平正義」、「民主 政治」和「經濟發展」。在時間趨勢上,「經濟發展」是解嚴前的社論最強調的主要 價值,解嚴後則被「民主政治」所取代。 (二)假設驗證部份: 1‧ 「勞工問題」社論所呈現的社會價值取向隨時間的演變而有差異。愈早期的社論 愈強調集體取向,愈晚期的社論愈強調個人取向。 2‧ 「勞工問題」社論所呈現的社會價值分化程度隨時間、社論的主題類型、和報紙 之經營型態的不同而有差異。 3‧ 「勞工問題」社論所呈現的社會價值具體性隨時間、報紙經營型態的不同而有差 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