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本文前半部是探討台語書說與中國書說的關係,以及台語說書的文法,限制、表 演技術、和故事主題的定位,其中所牽涉的還有說書者對故事內容的安排,個人對語 言的掌握以及口語和非口語技術的表達,詳加探討。論文後半段是研究說書者如何達 成角色轉換的目的,其中的語言特色為何?一個人同時是多種角色,語言中的指涉會 不會擾亂了聽眾的辨認呢?說書者所使用的觀點,是否影響了整個故事的構造和聽眾 的感受呢?最後,說書者是如利用語言符號來進行故事時空的轉換,這些都本論重要 研究主題。 總結,台灣說書具有一部文法結構可讓書說者和聽眾共同遵循;台灣說書的表演者必 須對語言本身要能充分掌握其特色,且時常訓練自己的發聲器,使得故事更生動活潑 ;最後他必須將聽眾列入其考慮,他要能知道其語言的表達是否能為聽眾所接受或是 可以解讀,而把聽眾完美地帶入他的故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