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土雞相當受消費者之喜好,佔有60% 以上之肉雞市場,由於土雞需飼養到接 近性成熟才上市,公雞性成熟因睾固酮分泌增加,使攻擊及駕乘行為的頻率增加,造 成管理上的困擾及降代商品價值。本試驗利用剪爪、棲架及公母分、合飼的方法,試 圖改變土雞的作息行為,減少攻擊及駕乘行為的發生,以提高土雞生產的經濟效益。 以三品種雜交土雞 (中興大學育成) 960 隻,分成剪爪(2)× 棲架(2)× 公母分合飼 (3) 等12個處理組,每處理2 個雞欄,每欄40隻雞,試驗自4 週齡開始至16週齡結束 。觀察雞隻13∼16週齡間之作息行為、鬥爭及性行為頻率,並測定體重、採食量、雞 冠面積及羽毛損傷情形,其結果摘要如下: 剪爪的公雞停留地面的時間較未剪爪者多8%(8.26 vs. 6.89%, P<0.05) ,休息時間 也較多10%(23.5 vs. 21.4%, P<0.05);公雞利用棲架的時間達45% ,母雞僅為公雞 之半;公母合飼時,公雞採食的時間比分飼時多19%(12.6 vs. 10.6%, P<0.01),母 雞則少25%(11.0 vs 14.7%, P<0.01) 。 公雞剪爪有減少性成熟階段鬥爭行為頻率之趨勢(2.10 vs. 2.38次/ 小時/ 隻, P< 0.10) , 但未見有減少駕乘等性行為之效果; 棲架對公雞鬥爭行為沒有影響, 但明顯 地減少約32% 之性行為頻率 (0.64 vs. 0.94 次/ 小時/ 隻) 。 公母合飼時可減少公雞被攻擊的頻率17%(P<0.05)及性被動行為的頻率58%(P<0.01) , 受害者則轉移到母雞, 其被攻擊的頻率增加32%(P<0.05), 性被動行為由幾乎沒有 增加為每隻每小時0.4 次(P<0.01) 。 公雞剪爪使5∼8週之生長較未剪爪者慢約4%(P<0.01) 而使結束時體重輕37g(P<0.1 0); 棲架時, 公雞性成熟階段的增重較無棲架者少29g(P<0.01), 尤其剪爪時更明顯 , 但此時羽毛的損傷較少(P<0.01) 。公母合飼使公雞的生長較好, 尤其在性成熟階 段多29g 之增重(P<0.01) 並可使雞冠面積增大21% (P〈0.01) 。剪爪、棲架及公母 分、合飼對於母雞之生長及雞冠面積均無影響,惟母雞與公雞合飼時,16週齡的羽毛 損 傷較嚴重(P〈0.01) 。#50006924 傷較嚴重(P〈0.01) 。#50006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