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論文主要是針對聚丙烯酸系高分子做為分散劑時,其分子量及構造對分散性的影響 。在改變高分子的結構時,為了能在同一分子量比較不同結構的聚丙烯酸系對分散性 的影響,故不採一般常用的共聚合法(Copolymerization),而是以亞硫醯二氯(thio- nylchioride, SOCl ) 與聚丙烯酸在solution 1,4-dioxane中反應,再分別與甲醇及 十二醇反應,以改變聚丙烯酸側鍵上的官能基。以黏度法、電子顯微鏡法、沉降速率 與沉降容積法等,直接測其分散效果。另外並間接測量zeta potential及吸附量,以 測知分散劑對顯粒的吸著狀況。結果顯示: (1) 取丙烯酸鈉鹽的分子量越低,分散性越好。影響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鹽對TiO 分散的好壞,並非對TiO 的吸著差異,而是聚丙烯酸鈉鹽在高分子量時有明顯的架橋 作用,使得顆粒再凝集。 (2) 聚丙烯酸側鍵上接上甲基後,在高濃度下,對TiO 的分散性才有明顯的改進效果 。而對carbon black的分散性越好,在20% 以上時有略減的趨勢,可能為電荷穩定性 較差。 (3) 聚丙烯酸側鍵接上十二烷基10% 時,對TiO 的分散性最好。對carbon black在水 相中的分散,接上十二烷基越多,分散性越好。 (4) 對於TiO 的分散,在上述三種分散劑中,以聚丙烯酸鈉鹽的分散性最好,對於c- arbon black 的分散,以LB系列最好,其中LB20的效果特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