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研究清式營造法相關之術書,當以清工部《工程做法》與《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 》為主要來源,後者甚且為今日研究清式建築之學者,研究生等參考學習之書。此書 為梁思成先生於研讀清工部《工程做法》一書後寫著, 並不是清《工程做法》的註釋 , 僅僅是他學習《工程做法》的心得。由於其體例遠比《工程做法》合用,至今仍為 國內研究清式建築之最佳參考書,為研究清式營造者奉為圭臬。然由於此書僅為梁思 成先生之學習心得, 故在研究清式營造學時,對清工部《工程做法》與《清式營造算 例及則例》此二書實應再做深入探討,以正本清源。 本研究旨就清工部《工程做法》與《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二書做三方面之比較。其 一為二書論述目的不同, 其二為二書在論述架構上之差異, 其三為二書之內容加以研 究比較,主要在討論二書大木構件上之做法異同,澄清《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中之 疑義,使之更臻於完備。另一方面並探討《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一書之作者-梁思 成先生寫著此書之緣由,及此書對往後研究建築史與清代營造法之學者所作之貢獻與 影響,並蒐集有關梁思成先生與「中國營造學社」之生平與歷史,了解其對中國建築 史教育的貢獻。 本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介紹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確立研究的範圍為清代大木構件之做法比較, 並引出本文之研究方法。 第二章:廋集二書成書背景資料,並了解其所使用之編輯體例與語法,對二書之論述 背景及目的與文體架構作一比較。 第三章:整理並比較有關建築物通則性之元素一面闊與進深,步架與舉架、出檐等做 法之差異。 第四章:整理並比較屋蓋以下,台基以上部份所有大木構件(包括柱、梁、枋、桁、 板)做法之差異。 第五章:整理並比較屋身以上大木構件(包括櫞、連檐、望板、角梁等)做法之差異 。 第六章:二書對於斗拱分類之不同,以及斗拱上各種枋做法上的差異做一番探討。並 整理清工部《工程做法》裡頭斗科具體製作規矩尺寸及安裝之做法,以供後續研究者 之參考。 第七章:綜合本研究之結果,並提出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