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電共振濾波器以它的高品質因數、高穩定性、小體積、低損失及便宜的價格等優良 特性, 而被廣泛應用於衛星通信系統中。 微波頻段從0.3-30GH , 此間之高頻電路, 元件(RLC) 參數是時間及空間的分佈函數 , 故電路設計需由電磁波的理論著眼。 介電共振器濾波器乃是將數個介電共振器放在衰退型(Evanescent)的金屬導波管內這 金屬外殼主要的功用是保護介電共振器, 及防止輻射損失。其寬度約為介電共振器直 和戲的兩倍, 高度則為共振器高度的三倍。輸入端將輸入訊號化為電磁波, 此電磁波 刺激(Excite)與它最靠近的介電共振器, 使其產生無限多個模式, 運用適當的電路設 計, 可使導波管內僅剩一個模式的電磁場分佈。而導波管的截步頻率大於介電共振器 工作模式的頻率, 故電磁波不能在導波管內自由傳播而只能藉著介電共振器共振模式 磁通量的耦合, 來將訊號轉送到下一個介電共振器及輸出端。運用適當的設計, 可得 單一模式的輸出, 也構成了帶通濾波器。 通常我們選擇TE 模式當作工作模式, 因其具有最低的衰減常數, 磁通量分佈有如一 耦矩, 是最容易耦合的情況。由上述可知設計介電共振器濾波器, 需考慮中心頻頻率 、頻寬、濾波器的種類、輸入出端最造近的共振器的外部耦合、及介電共振器間內部 耦合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