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掩埋場滲出水通常呈酸性或鹼性,且常含有高濃度之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 氨氮及重金屬等,此外,各地的滲出水隨掩埋時間、地點和氣候不同,而在水質及水 量上皆有相當大的差異,使得處理相當困難。本文乃利用連續回分式活性污泥法(Se- quencing Batch Reacor),研究其處理垃圾掩埋場滲出水的可行性,同時探討進流水 有機物濃度、水力停留時間和操作方式對有機物及氨處理效果的影響。 根據實驗結果得知,以連續回分式活性污泥法處理垃圾滲出水,其處理效果受進流水 BOD/COD 值之影響很大,當BOD/COD 較小時,處理水COD 水質連續惡化,當BOD/COD 值較大時,COD 處理效果將逐漸好轉,不過,一般而言,仍以水力停留時間越長者, 處理效果越好。此外,在各種水力停留時間的情況下,BOD 處理效果皆甚良好,去除 率可達90%以上。 另外,進水階段各種不同曝氣操作策略,包括進水階段同時曝氣,進水階段一半時間 曝氣,和進水階段完全不曝氣,其對 COD和BOD 的處理效果并無顯著的差異,在本研 究期間,平均的COD 去除率約在22%左右,而平均BOD 去除率約在84%上下。 本研究所採取之實際滲出水水樣,其氨氮濃度相當高,根據實驗初步結果顯示,在各 種水力停留時間下,SBR 法對於氨氦的去除效果,仍以水力停留時間越長者,去除效 果越好;而進水階段不同曝氣操作策略,對氨氮的去除效果亦顯著差別,但對於NO3- N 之去除效果以進水階段不曝氣較佳。 無論是生滲出水或SBR 處理後滲出水,以化學混凝沈澱處理時,在高藥劑量下,皆可 達到一定的COD 處理效果,實驗結果并且指出,兩者在偏酸性範圍,對COD 去除效果 較好,而在偏鹼性範圍,對於SS之去除效果較佳。此外,實驗結果亦發現,生滲出水 以化學混凝沈澱處理時,色度及透視度無法有效的改善,而SBR 處理後滲出水以化學 混凝沈澱處理,則可有效的降低色度,并提高透視度。 本研究另外發現,粉末活性碳對於生滲出水及SBR 處理後滲出水之有機物具有良好的 去除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其色度,并提高其透視度,但須添加足夠的混凝劑量 ,否則處理水之SS濃度將隨著活性碳量之增加而增加。另外,本研究亦發現,以次氯 酸鈉先進行氧化,并無法增加後續之混凝沈澱對於生滲出水或SBR 處理後滲出水之處 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