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FGGE Level-III之網格點資料對於1979年華南地區梅雨鋒面之特性、現象, 及周圍環流作探討,文中所采取的個案分別以1979年華南地區梅雨季中兩個雨量較大 的個案作為分析的對象。 結果顯示華南地區梅雨季節時,梅雨槽由白令海向西南延伸至華中地區,太平洋高壓 覆蓋於鋒帶以南的地方,且西藏高原東南方有低壓擾動。梅雨鋒帶的特性為低層有明 顯的相當位溫梯度,沒有明顯的溫度梯度,含有豐富的水汽,比濕在10g/kg以上,位 置與低層之風切線位置吻合,為氣旋式渦度區及上升運動區。鋒帶之高層伴有風速大 於30ms 之高層西風噴流,此噴流至日本附近風速增大,鋒帶之低層伴有風速大於10 ms 之類似低層噴流(low-level-jet like)的強風帶,此強風帶於高層西風噴流形成 后才出現。500hpa之風場顯示在西藏高原的北方有北支噴流、而南方之南支噴流消失 了,為夏季環流的特征之一。 由南北向之垂直剖面顯示,鋒帶以南為對流不穩定區,且對流作用將低層大氣帶往高 層,造成的大氣之垂直混合現象。鋒帶及其以南為上升運動區,鋒帶以北為下降運動 區,形成熱力直接環流。而熱力直接環流乃是使高層西風噴流得以繼續維持的原因之 一。 用相當位溫梯度來估計的鋒生趨勢,可對梅雨鋒之生成及發展作較正確的估算。由資 料顯示,在梅雨之鋒生趨勢中,變形項為最主要的影響項;其中風切效應為影響變形 項之最主要因子。而在本文中未作控討的非絕熱效應對梅雨之鋒生趨勢有抑制的作用, 使鋒帶維持一定的強度。
|